鋤地種菜、烹飪手工、清潔收納……您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會做這些事嗎?近日,“孩子的勞動課”成為廣大家長們熱議的話題。今年,內蒙古將每年的5月份設為全區“學生勞動教育宣傳月”。9月起,勞動課也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。連日來,記者走訪看到,呼和浩特多所學校正在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,引導廣大學生崇尚勞動、熱愛勞動、辛勤勞動、誠實勞動。
一堂生動的種植課
5月11日17時30分,錫林南路小學四年級(5)班的同學們正在學校的勞動試驗田內進行一堂熱鬧的勞動課。同學們用鐵鍬、小鏟子翻土、整理、栽秧、播種、澆水……在校園開辟的菜園里,在老師和家長代表的指導下,他們化身“小菜農”,在耕作中感受勞動樂趣,增長勞動技能。
“同學們,我們今天要種植4種蔬菜?!卑嘀魅翁m利花拿出青椒、尖椒、圓心菜的秧苗和生菜種子給學生們一一觀察后說:“每種蔬菜都有不同的習性,所以我們要把這塊地分成4個部分,在分塊的時候,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到長方形的對稱軸原理呀!”同學們點點頭,便學著老師的模樣將長方形的土地分成4個小塊。
學生們正在上種植課
這堂勞動課上,還請來了一位同學的爺爺王生。王生從小在農村長大、有豐富的種植經驗。在他手把手的指導下,同學們根據秧苗的大小挖坑、栽種時保持間距、播種時適當淺播、種植完畢后給土地澆透水。
這堂勞動課整整進行了一個小時,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、興奮地聊著自己的感受?!斑@是我第一次種地,勞動讓我感到快樂?!薄拔覍W會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?!薄拔腋惺艿搅宿r民伯伯的辛苦?!薄拔曳浅O矚g這樣的勞動課?!?/p>
錫林南路小學大隊輔導員王亞明說,學校針對各個不同年級的學生,設置了整理書包、日常值日、校園綠化、勞動試驗田種植、使用電器等詳細勞動清單,讓學生在勞動中鍛煉,健康快樂成長。
“家校共育”培養勞動意識
在家洗菜、擇菜、拖地、清洗個人衣物,在校開展“勞動大比拼”,對課桌物品分類收納……5月10日,記者走進南門外小學昭烏達南路校區,看到這所學校采取“家校共育”,讓孩子們在校內校外,都能培養獨立自主的勞動意識。
學生校內勞動大比拼
爭當“小神廚”
“我在家幫媽媽掃地、拖地?!薄拔視约合匆路??!薄拔乙呀泴W會做西紅柿炒蛋了?!薄拔疫€會煎牛排呢!”在學校里,小朋友們紛紛告訴記者他們學會的新技能。不少孩子已經成為有模有樣的“小神廚”,別說切菜、炒菜,連難度較高的搟餃子皮、包餃子都不在話下。
學生參加校內勞動
“目前,學校設置了每周不少于一課時的勞動課程,制定了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的《勞動教育方案》,并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的勞動實踐活動?!蹦祥T外小學昭烏達南路校區教導處主任寶勒日瑪告訴記者,同學們在家幫助爸爸媽媽分擔家務,在學校開展“勞動大比拼”,讓學生們學會快速整理物品。同時,學校結合各種傳統節日,開展包粽子、做月餅、捏寒燕、紙工、泥工、編織等勞動實踐活動,今后還將通過多種形式地的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、尊重勞動,懂得勞動最光榮、勞動最偉大、勞動最美麗的道理。
新勞動教育新在何處?
“走進田野、體驗勞作、分享愛心、快樂成長就是其內涵。在新勞動教育課程中,學生們在真實的生產、生活、生態場景中體驗、學習、實踐,收獲的不僅僅是喜悅,而是幸福人生的亮麗底色……”5月12日,銀河南街小學教導主任袁麗媛在和記者談到“新勞動教育,到底新在何處”時,這樣說道。
“勞動最光榮”,銀河南街小學在新時代勞動課程理念指導和課題的引領下,結合孩子們的年齡、認知特點和學校的培養目標,開展了學生校內勞動、家庭生活勞動、社會公益勞動、農耕生產勞動4個課程。
學生們在社區開展公益勞動
田園課上,學生們種植蔬菜。
袁麗媛介紹說,在勞動實踐教育課程中,逐漸培育了有特色、有示范的勞動實踐教育項目。如,社會公益勞動課程中,學校組建校級學生公益社團、班級公益小組,深入社區開展公益勞動,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感恩心和公德心。此外,通過田園課程,學生們先后栽種了大豆、玉米、向日葵、蘿卜、土豆等幾十種常見農作物,側重體現了農村田園生活的自然原生態。學生們通過零距離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,學習知識,體驗勞動的快樂,并學會熟練管理班級農田,把一天在“一分田”里勞動的過程和感受都記在班級的“農場日記”里。
“結合勞動教育的總體目標需求及銀河南街小學的實際,我們通過有機融入、課程引領、課題牽動、實踐體驗4個路徑開展探究與實踐,以體驗為切入點、實踐為突破點、融入為關鍵點、課程為著力點,努力追求適合學校發展和師生健康成長的勞動教育課程新樣態?!?袁麗媛說。文·攝影/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劉 睿 劉 惠 郝儒冰